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(2021-2035)》提出“深化与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务实合作”。随着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持续推进,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1(以下简称“沿线国家”)经贸往来日益密切,知识产权布局双向加强。统计数据显示2,2021年,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8596件和 4711件,同比分别增长329.4%和 15.3%;沿线国家在华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为2.5万件和1.6万件,同比分别增长7.7%和18.1%。主要呈现以下特点:
一、RCEP成员国是中国企业“一带一路”专利布局主要国家
2021年,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量中,在RCEP成员国的申请有7318件,所占比重达到85.1%,同比增长23.0%。其中,排名前四位的国家均为RCEP成员国,依次是韩国(4486件)、新加坡(934件)、越南(873件)和印度尼西亚(649件)。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专利授权量中,在 RCEP成员国授权的有3158件,占67.0%,同比增长24.8%。随着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的生效实施,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,区域贸易投资更加自由便利,RCEP成员国成为我国加深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合作的重要着力点。
二、新兴技术合作助力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
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5个技术领域分类统计5,2021年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公开的专利申请中,数字通信领域最多,达到2073 件,其次是计算机技术(1447件),二者合计占比达到40.9%。数量排名前十的技术领域中,家具游戏、生物技术、计算机技术、音像技术相关专利申请公开量增速位居前列,同比增长均超过50%。数字化转型及全球疫情持续蔓延,加速催生数字经济、生物医药、“宅经济”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合作。
从在沿线国家专利授权情况来看,数字通信同样属于授权量最大领域,达到884件;计算机技术(535件)、电机、电气装置、电能(298件)分居第二、三位。从同比增速看,视听技术(同比增长45.5%)、数字通信(43.5%)、其他消费品(29.2%)、半导体(26.1%)和计算机技术(16.8%)等领域增长较快。
三、粤港澳大湾区具有“一带一路”专利布局优势
分区域看,2021年,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在沿线国家申请公开量最多,为3479 件,占总量的比重为40.5%,同比增长 16.8%;京津冀企业申请公开量达到1998 件,同比快速增长79.4%,占23.2%;来自长三角地区四省市的申请公开量为1870 件,同比增长24.3%,占21.8%。
四、更多创新型企业深度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
2021年,我国共有1615家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专利申请布局,较上年增加200余家。其中,创新型企业表现突出,华为(1058 件)、百度(657件)、维沃(612件)、北京商汤(397件)和OPPO(351件)依次排名第一至五位。北京、广东企业占据主导,在排名前十企业中各占5席。
附表
1. 本次统计报告中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指已与我国签订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文件的国家,来源自中国一带一路网 https://www.yidaiyilu.gov.cn/xwzx/roll/77298.htm。
2. 专利数据检索自德温特数据库,检索时间为2022年1月15日,因数据库中部分国家数据存在更新延迟情况,2021年统计数据为初步数据。本报告中中国企业指注册地在中国的企业。
3. 本报告同比计算中采用的2020年数据是 2022年1月15日检索更新后数据。
4. 德温特数据库暂未收录2021年印度尼西亚专利授权数据,对俄罗斯专利授权数据收录暂不完全。
5. https://www.wipo.int/ipstats/zh/index.html
6. 分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公开量、授权量仅包含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。
7. 部分申请因地址缺失无法匹配相应省份信息。
来源: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《知识产权统计简报》
免责声明:
o 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o 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,仅供参考、交流。